您现在的位置: 清廉学校 清廉家风

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3日,新华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不仅是一种情感牵挂,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家教则是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流风余韵,代代相传,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着社风,家风好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家训一直是中国人血脉同源的精神坐标,寄托着对本族先贤的追慕敬仰,更以凝练的懿行嘉言对后辈进行着鞭策教诲。《周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东汉“四知太守”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北宋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训诫。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典故名言无不教化后人当秉持操守、修身齐家,为后世子孙立规立矩、不可乱行。从世族大家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到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行,家规、家教的形式虽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毛泽东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陈毅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曾写诗给子女,“接班望汝等,及早作划筹。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邓小平给几位孙辈写家书:“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的……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致用,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中立业兴家。好的的家教是家风的荡漾与传递,其受益常常不止一代人,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气,也是一个家族的处世原则,看似简单平常,却能影响一个人的品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关系、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对社会的和谐安定十分重要,党员干部树立传承好家风,对个人和党的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党员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是职务犯罪的“防火墙”、腐化堕落的“预防针”,清正廉洁是对家人的最好爱护,家庭幸福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党员干部自身清正为“齐家”树立标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有形”的“铁家规”涵养“无形”的“好家风”,严格要求并时时提醒家人和身边人,以免“后院起火”、养痈遗患,要教好、管好、带好配偶子女,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廉洁修身,树立“底线意识”,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政根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通过家庭助廉、家风倡廉,修好家风建设这一课,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廉洁好家风助推清廉的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南岳区纪委监委 彭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