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风建设 典型事例

榜样如光,照耀奋进之路——“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时代的楷模,属于时代、属于人民。


2021年10月,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将忠诚履职、扎根基层、维护团结、为民司法的光辉一生,定格在了45岁。2023年12月,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榜样精神在传承,奋进力量在凝聚。


4月19日上午,“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追忆了鲍卫忠的先进事迹,语言质朴、事例生动、情感真挚。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云南省干部职工代表,政法系统各单位干警代表,首都大中小学生代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认真聆听了报告会。


坚守信仰,他厚植党的根基,24年如一日扎根基层


2011年的秋天,报告团成员、沧源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龙认识了鲍卫忠。


“他和县法院的同事一起到乡里开展法治宣讲,回乡的路上他和我聊起了年轻时工作中的趣事,谈笑间向我传授了不少基层工作的经验。从那时起,鲍大哥就给我留下了对党忠诚、务实为民的深刻印象。”台上,陈龙缓缓讲述着那个记忆深处的“鲍大哥”。


“追忆鲍大哥一心为民的一生,在入党之初,他就立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志向。”在陈龙的讲述里,鲍卫忠用一生不停歇的脚步,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担当时代使命的人,终将永存。”鲍卫忠的事迹和精神,让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法官陈丽敏深深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我将以榜样为标杆,办好每一起事关民心向背的案件,在基层一线赴时代之约、人民之约、生命之约。”


“之前通过新闻了解过鲍卫忠法官的事迹,感慨万千。今天现场聆听他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心情更是久久难以平复。”报告会后,同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二队密闭式清洁站操作工刘明群被鲍卫忠的事迹深深打动。


“鲍卫忠法官24年如一日,扎根祖国西南边陲,俯下身子办案、掏心窝子干事,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他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也将激励我继续守卫好首都环卫一线,履行好基层全国人大代表职能,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刘明群说。


为报告团成员献花的许晓梦,是中国传媒大学2022级广播电视专业一名硕士研究生,她将鲍卫忠同志的事迹视为“大思政课”的生动教材。


“鲍卫忠同志的事迹令人动容、敬佩,我几度热泪盈眶。”许晓梦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汲取砥砺青春的力量源泉,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们在仰望光彩熠熠的法治星空时,不仅要铭记那些曾经为了光荣理想信念奉献出生命的英雄,更要像习近平爷爷说的那样,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北京市五一小学四年级(5)班的黄泽文同学表示。


“犹如春日细雨,滋润心田。”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孙菁蔓这样评价鲍卫忠的先进事迹,“我要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百姓声音,建立鱼水之情。”


走出人民大会堂,河北省阜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徐晓艳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青年法官,我深知基层工作艰辛,但鲍卫忠同志的精神将激励我继续用脚步丈量乡村法治之路。”


将心比心,他矢志维护民族团结,24年如一日守边戍疆


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佤、傣、白、彝等2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


“在他看来,处理好民族团结问题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在报告团成员、沧源县法院执行局干警陈美红的讲述中,面对长达8年的一起土地纠纷,鲍卫忠用“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的佤族族训耐心劝解,用自酿水酒、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敲开了当事人紧闭的“心门”。


“鲍卫忠法官爱护民族团结、珍视民族团结,以真诚换真诚,以人心换人心。他办理的不仅是司法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他是新时代的‘江三木洛’。”鲍卫忠的事迹令全国政协委员、民族文化宫副主任们发延十分感动也倍感激励,“作为一名阿昌族的党员干部,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深耕民族文博事业,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矢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马驹桥人民法庭法官马巨是一名回族乡里的回族法官,每周三都会前往乡里对群众的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努力在前端化解矛盾。


“鲍卫忠法官的事迹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马巨说,“今后,我会更加用心用情,当好民族‘连心桥’。同时,更加注意抓前端、治未病,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现场聆听鲍卫忠的先进事迹,让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处干警李晓娜想起了“老西藏精神”:“我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这些青年干部的历史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奉献与担当,为守护祖国西南边陲贡献自己的力量。”


“维护民族团结是司法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云雨欣是一名蒙古族法官助理,鲍卫忠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品质令她敬佩。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案件当事人普通话并不熟练。因此,为少数民族当事人多做释明成了云雨欣的工作习惯,听懂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也成了她的工作技能。


“我们要铭记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实现人民法官‘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的庄重承诺。”云雨欣眼神坚定。


“我把关于尼茸的报道和照片收集成册,想把公公和他留下的良好家风传给孩子们,让他们以父亲为榜样,把尼茸还没走完的佤山路走下去,让民族团结精神代代相传!”鲍卫忠的妻子周红讲到这里,现场热烈的掌声久久没有平息。


司法为民,他坚定维护公平正义,24年如一日做好平凡事


“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


报告会上,沧源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丹用鲜活的事例告诉大家,鲍卫忠是怎样一点一点啃下“硬骨头”,办好“骨头案”,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打通了执行最后一公里。


“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同为祖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执行法官,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的白轩,含泪听完了今天的报告会。


白轩表示,要学习鲍卫忠能动履职的工作作风、“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鲍卫忠办公室的文件柜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记着案款金额,有的是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标记。


“每当看到这些便利贴,熟悉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脚上还沾着泥巴的佤族汉子,埋头在堆满卷宗的桌子上记录着。”讲到动情处,台上的陈美红声音颤抖了,“每一张便利贴的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与希望,里面浓缩着一位人民法官炽热的为民情怀。”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庭副庭长杨如意认为,鲍卫忠的事迹体现了基层法院人民法官的无私奉献:“我要自觉把践行红旗渠精神和学习英模精神结合起来,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厂矿企业、市场车间,用心用情将‘如我在诉’落实到案件审理的每一环节。”


报告会现场,来自北京金融法院的“90后”法官助理刁天,对鲍卫忠深入百姓的办案方法印象深刻:“这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学功底,还要厚植为民情怀、培养创新能力。”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司法正义不仅体现在法条中,更体现在每个案件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刻,在每个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瞬间。”鲍卫忠因公牺牲后,报告团成员、云南省临沧市文化传媒集团记者毕昱第一时间加入了采访报道工作。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装的还是当事人的司法救助款,这就是头拱地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人民好法官啊!”一次次走访,让毕昱看到了一名始终坚守法治信仰的边疆人民法官。


“办的是小案,心怀的却是‘国之大者’。”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盛萍看到了鲍卫忠的信仰与立场、责任与担当,“我会将今天这份灵魂的震撼深藏心间,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他的事迹,让我深刻理解到法治的精神是对社会公正公平的不懈追求。”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一(1)班的吴梓馨同学对鲍卫忠的事迹感到震撼。她表示,要学习鲍卫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懈努力。


报告会结束了,听会人员走出会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以及那些饱含热泪的眼眶,是大家对这位佤山“老黄牛”由衷的敬意。


这是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法院红花套人民法庭庭长江帆第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却不是第一次与鲍卫忠“相遇”。


“每一次‘重逢’,都有新的认识、新的触动、新的共鸣与新的鼓舞。”江帆说。“我要做仰望楷模的‘追光者’,更要挥洒青春和热血,成为法治中国道路上的‘播光者’!”


Baidu
map